【原文】
本以下之,故心下痞,与泻心汤;痞不解,其人渴而口燥烦,小便不利者,五苓散主之。(156)
【释义】
本条论太阳蓄水证可见心下痞。
原本用过下法,因而就造成了心下痞,医者当然首先会想到用泻心汤一类方剂来治疗。但用过泻心汤后,心下痞未见缓解,此时就应当进一步详细审证,探求病机。病人尚有“渴而口燥烦,小便不利”两证,提示了膀胱气化不利,津液不能输布上承,而废水又不能很好的排出体外,这正符合太阳蓄水证的特征。膀胱气化失司,水蓄下焦,下窍不利,则会导致水邪上逆。水邪上逆于中焦,进而阻滞了中焦气机,于是便出现了心下痞。因此治疗本证,采用五苓散促气化,利水邪。待下焦气化复常,水有出路而不再上逆,则心下痞证自会缓解。
心下痞在五苓散证中仅仅是一个可能出现的副证而不是主证,但在本条中,却是病人最痛苦的一个症状。先用治疗心下痞的一般方法无效,进而通过全面审证,辨析病机,从本论治而收到效果,这种“抓副证,兼求病本”的治疗思路,很值得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