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访问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我们一直用心服务 值得您的信赖!
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 > 学习园地 > 

【学习园地】中医经典理论学习——《伤寒论》必背原文(二十三)



《伤寒论》必背原文(二十三)


【原文】

凡病若发汗、若吐、若下、若亡血、亡津液,阴阳自和者,必自愈。(58)



【注解】

①若:或者。前三个若字表并列。

②若:表因果。

③亡血、亡津液:伤血,伤津液。


【释义】


本条论疾病自愈的条件和机理。

凡是一般的疾病,或者经过发汗,或者经过催吐,或者经过泻下,结果出现了邪气虽去,但是津液和阴血也被耗伤的局面。此时如果肌体的自我康复机能尚能发挥作用,通过休息和饮食调养,待到津血恢复,阴阳之气自行调和之后,病证就会痊愈了。由此提示,阴阳调和是健康的保证,阴阳失调就会发生疾病。正如《黄帝内经》所说:阴平阳秘,精神乃至;阴阳乖戾,疾病乃起。因此只要使其阴阳调和,就可以达到健康的目的。为了达到此目的,有时候要用药物损有余补不足,使阴阳调和。有时候又不须用药,通过起居调摄,待到阴阳自和就可以痊愈。这就是不药而药的方法。


【原文】

下之后,复发汗,昼日烦躁不得眠,夜而安静,不呕,不渴,无表证,脉沉微,身无大热者,干姜附子汤主之。(61)



【注解】


①烦躁:此当指躁烦,即肢体躁动不宁而不自知的症状。

②眠:通“瞑”,闭目静息。




【释义】


本条论阳虚躁烦的证治及其类证鉴别。

如果证属表证兼里实,应当先解表后攻里,本条先下后汗,治疗失序,因而导致肾阳暴衰。虚弱的阳气勉强和阴寒相争,但争而不胜时,人体则会出现肢体躁动不宁,此证称作躁烦。白天自然界阳气盛,人体之阳气得到自然界阳气的协助,尚可以和邪气相争,因此出现了肢体躁动不宁而不得闭目静息的表现。夜间自然界阴气盛,人体失去了自然界阳气的协助,阳气已无力和阴寒相争,不争则静。这里所说的“夜而安静”是病证更加沉重的特征,而不是病愈的表现。脉沉主病在里,也主阳虚,脉微则是肾阳虚衰,鼓动无力的确证。“身无大热”提示,此证还没有发展到阴盛格阳“身大热反欲得衣者”的地步。治疗用干姜附子汤,辛热纯剂急煎顿服,以救暴衰之阳。

阳衰阴盛的躁烦证一定要和阳热扰心的烦躁证相鉴别,故而前人有“阳盛则烦,阴盛则躁”的说法。少阳病胆热扰心,常见“心烦”;胆火犯胃,胃气上逆,则见“喜呕”。本条以“不呕”除外了少阳病的烦躁。阳明病阳热扰心,则见烦躁,热盛伤津则见口渴,本条以“不渴”除外了阳明病的烦躁。太阳病寒邪闭表,阳郁化热,郁热扰心,可见不汗出而烦躁,本条以“无表证”除外了太阳病的烦躁。这样的鉴别诊断方法和思路,非常值得借鉴和学习。



上一篇:【学习园地】中医经典理论学习——《伤寒论》必背原文(二十四)
下一篇:【学习园地】中医经典理论学习——《伤寒论》必背原文(二十二)

服务电话:17758842565/6166034

地  址: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大同镇同阳路340号

乘车路线:乘坐101路公交车到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站牌下车

版权所有:大庆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  黑ICP备17007858号-1  

黑公网安备 23060602000005号